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讀書摘要」標籤的文章

[心得]"把合理當正確"的謬誤--邏輯謬誤鑑識班 Lesson 1

圖片
購書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3317 (此文章僅為個人學習用途並針對書籍做重點心得摘要,若要更多細節,實例與圖示請購買本書支持作者) 小時候看卡通"名偵探柯南"一定對這名言不陌生:"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真相的確只有一個,但是根據此真相而得出的[合理推測]卻有非常多個. 當我們聽到一個 合理的 推測時,常常就會將其當作是 正確的 事實,這算是大部分人日常會犯的思考問題.學術上的名詞又稱作 訴諸可能(Appeal to Possibility/Probability) .是非形式謬誤的一種. 就以名偵探柯南這類的推理文本來說,常會有推理的劇情不夠嚴謹,就只把一個合理的推論當作是真相的情節發生.而在案件當中,其實 還有其他很多合理的解釋,只找到其中一個合理解釋,並不等於找到正確的真相. 好的推理劇情會考慮各種的可能性,而不只專注於單一證據.如同柯南道爾借福爾摩斯之口在小說中提到: "......拿現場做證據是很靠不住的.它好像可以直接了當地證實某一種情況,但是如果你稍微改變一個觀點,那你就可能會發現,他同樣可以明確無誤地證實另一種迴然不同的情況." 當然這情況在電影小說中無傷大雅,當作是娛樂消遣看看也好,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則不能太隨便看待. 例如前幾天在報章雜誌看見的新聞為例 藍智庫質疑臉書搞「綠色恐怖」籲公開審查機制 國民黨智庫開記者會指控臉書會將批評蔡政府的貼文與帳號停權下架,質疑臉書被台灣的政府控制言論自由 因為臉書會刪批評政府的貼文與帳號,所以覺得臉書偏袒民進黨,是綠色恐怖.這樣的推論字面上看是合理的, 但對於熟悉社群網路機制的人而言,就曉得這樣的解釋並不正確. 根據臉書的社群守則,如果用戶針對特定族群發表仇恨言論,或是涉嫌濫用帳號,反覆發送垃圾訊息,就會導致用戶帳號遭停權、貼文被刪除. 所以反過來看,也許是因為批評的貼文素質不佳,所以才會被臉書刪文. 這個謬誤另一種常見變形是 "把合理的謠言當正確的事情" . 若沒有針對這些謠言與誤傳做查證,我們自然而然地 思考容易會被謠言或是誤傳所影響尤其當這些傳言很合理時,其作用力就越大 在前幾年台灣有一波反韓的熱潮,...

[書摘]研究所這條路 第八章:贏在起跑點

圖片
(此文章僅為個人學習用途並針對書籍做重點整理摘要,若要更多細節,實例與圖示請購買本書支持作者) 購書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9014 <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由Robert L. Peters所著, 是在教美國研究所的介紹,挑選,論文,甚至是謀職等和研究生密切相關的建議. 全書共有23個章節, 書本前半部花了很長時間討論是否該讀研究所,如何申請研究所,以及挑選論文指導教授, 一直到第八章才開始進入本書的正題: 進入研究所該做的事 *馬上要做的八件事 一.買一台好電腦 電腦如今已經成為必備品.你可以透過電腦上網搜尋資料,收發郵件,紀錄與分析資料,撰寫自傳與論文,以及尋找工作 二.設定行事曆 包含預定的研究所課程與計畫.只要設定好行事曆,便能專注於長期目標,並藉此激勵自己規律工作.行事曆最好包括下列六個部分: 1.研究所學程規劃表 你若要保持進展,就要專注於長期目標. 紀錄所有重要事件的截止日期.可以使用專案管理軟體來製作時間表,讓自己知道寫論文的每個階段該花多少時間,以及如何多工處理事情 規畫好之後貼到顯眼之處 2.月曆 並列兩個月的月曆表 ,如此才不會忘記下個月初該做甚麼.每天都要花點時間檢查月曆 3.周曆 把每天劃分小時來記錄行程.規劃課程與例行會議 4.可攜式周曆 隨身攜帶它提醒自己該做甚麼 5.日誌 激勵自己與紀錄生產力.知道每天的工作量 6.任務表 提醒自己尚待完成的工作 三.設定好歸檔系統 研究所文件太多,必須好好整理檔案 分類文件方式: 申請研究所資料 論文構想 論文計畫書 畢業論文 訪談紀錄 期刊論文題目的構想 參與研究所支援團體時紀錄的筆記 會議與研討會檔案 考試資料 過去的任務表 每月進度報告 每個月都要寫一到兩頁的報告 ,內容包括: (1)總結該月的進度 (2)每月進度跟長期研究計劃之間的關聯 (3)下個月該採取的步驟 (4)遭遇的困難 拿給教授過目使其明確知道你需要哪些協助 經濟資助與申請資料 求職資料 專業資格的文件 影印資料 四.每天寫日誌 每天晚上都要回想自己做了甚麼,藉此評估進...

[書摘]跟誰都能聊不停---這樣說話,讓你到處受歡迎

圖片
(此文章僅為個人學習用途並針對書籍做重點整理摘要,若要更多細節,實例與圖示請購買本書支持作者) 前言 *對話無法持續的原因 緊張(未曾見面的人,長輩,心儀異性) 怕生 話說得不好 不知道該說些甚麼 初次見面 對方是"不熟的人" 缺乏主動開口的勇氣 沒有自信 沒有話題 不知道如何選擇話題 不曉得該如何回應 想太多 目的不明 認為自己非說話不可 第一章:這麼做,就不怕冷場! *緩和緊張的三個要點 告訴自己對方也很緊張 不要過度自我意識,用 平常心 與對方接觸 用心累積經驗: 越怕就越要說 *對話不中斷的基本技巧 精簡才能達意--> 縮短句子 讓說出來的話簡單明瞭 視對象改變措辭 腹式呼吸 練習發聲 4.肢體語言 活絡對話 *克服結巴口吃 =>多做嘴巴體操,練習有節奏地說話,腹式呼吸 *笑容讓聊天更愉快 擺出笑容的要訣: 正面思考 有意識地露出笑容 促進對話的重點: 禮儀 說話時的姿勢 穿著打扮 *初次見面的對話 事前蒐集資料 (個人資訊:工作地點,所屬單位,職位,出生地,母校,個性,興趣) (企業資訊:業種,員工人數,歷史,董事,營業概要,客戶) 準備好話題 外表推測個性 *展現真正的自己: 做腹式呼吸 告訴對方自己也很尷尬 自我暗示 *在對話中臨機應變 * 日常對話 的目的:培養彼此的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正確性並不重要 ,立刻糾正對方的話是無法建立關係的 * 工作對話的目的:講求正確性,讓工作順利進行 第二章:這麼說,越聊越熱烈! *聊天就像 傳接球 球=>話題 只顧著自己傳球,很快就沒有話聊 -->請對方將球傳回來對話才能繼續下去 接住對方傳來的球再傳出對方容易接的球 說話的分配=> 對方說七成,自己說三成 *搭腔的技巧 1.同意對方的話 就是啊-一點也沒錯-嗯-對-真的耶 2.簡短陳述自己的意見 噢~真了不起啊-你已經很努力了-這樣當然會生氣了-真的很不容易啊!-有機會想和你一起試試-一定很好吃吧! ...

[書摘]從沒人理你,到人人挺你!巧妙操控97%人心的暗黑心理學

圖片
(此文章僅為個人學習用途並針對書籍做重點整理摘要,若要更多細節,實例與圖示請購買本書支持作者) 第一章:小人退散! *讓看不順眼的人閉嘴 --> 指出對方無意識的習慣動作 ,乍看沒有惡意,但打亂習慣就會打亂一個人的節奏 *讓扯後腿的同事知難而退 -->使自己看起來 高人一等 ,體格壯碩與身材高大的人有"能力很強"的感覺 *對付愛搶功勞的主管 --> 身體接觸 是拉近彼此距離的妙方, 創造肌膚之親例如主動握手或輕輕觸碰肩膀,可以解除警戒心 *馴服個性倔強的下屬 -->把 稍微麻煩的工作 交給他 @自我涉入(self-involvement):讓人覺得有意義,提升自我價值感 *和不對盤的主管建立良好關係 --> 多多打聽主管的個人背景,家庭,個性等相關資訊,清除心中的偏見 @心錨(anchor):大腦對事物的條件反射,會固定人的思考進而影響你的判斷 -->心錨所設定的心理狀態會讓我們憑外表或說話方式來判斷對方 *難搞的主管 -->多 取悅主管 ,使用 "再否定" 的奉承技巧再次否定對方的回應 *做錯事留下好印象 --> 誠心誠意道歉,讓對方留下正面印象 .之後,要 盡量避免與主管接觸(無法避開時則適當保持距離) @理想化(idealiation):讓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的人,即使之後沒有直接接觸,對方也會逐漸在心中理想化 *讓被動的下屬變得主動積極 -->找到對方的優點,針對優點說出充滿期待的話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給予人期望與自信心,則對方也會積極 *讓憤怒的同事冷靜 -->比生氣的人展現出更憤怒的情感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自我認同,讓人將對方的實力與成果錯認為是自己的 *提出無理要求的客戶 -->利用服裝與顏色的威嚴, 黑色西裝 能展現出幹練的形象 *對付喜歡挖苦的人 -->在其面前採取 高壓的態度 或是提高嗓門,就能獲得控制權 *徹底斷絕煩人的推銷或請託 --> 斷然拒絕 才是最不會讓對方感到不愉快...

[書摘]麥肯飁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

圖片
(此文章僅為個人學習用途並針對書籍做重點整理摘要,若要更多細節,實例與圖示請購買本書支持作者) 第一堂課:邏輯思考並不難!邏輯思考的基礎課程 我希望你不要被他人的教訓束縛.比起任何事物,我最希望你擁有相信自己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Steve Jobs --> 靈感 和 直覺 在商務中不該被捨棄,反而是用來做自己才做得到的工作的重要資產,但重要的是 再試著尋找"深度" [邏輯思考的基礎] *麥肯錫式的真正邏輯思考: 批判性地思考(透過深度洞察,擁有自己的想法) 邏輯性地發展(淺顯易懂地傳達) 思考行為步驟: 自行清楚地確認前提(那是真的~?) 深入調查,傳達根據(因為~,所以那樣) 擁有自己的深入意見(那個意見很好) *邏輯思考的幫助 -->讓各種人站在自己這一邊,獲得許多贊同的重要思考技術 -->使溝通越來越順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學會邏輯思考不需要腦袋聰明 -->和與生俱來的"腦袋聰明"或"學習力強"無關,任誰都能後天增加邏輯思考能力 *在商務中的必要性:解決課題 試著俯瞰發生在眼前的事 在該狀況中,究竟甚麼是特定的問題 確認特定的問題"是否真的是問題"的根據 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展開用來實際解決問題的行動 *人的認定或斷定會帶來"不好的事" --> 進一步深入思考"實情是如何?" 能夠防止誤解的認定或斷定所導致的錯誤 例子:購物中心的客訴 ==>試著尋找背後的原因,五花八門的客訴也會有共同的要素 *總是以歸零發想採取行動 -->和處於競爭關係的對手必須在同一個課題上提出"不同的結果"時,除了邏輯思考之外,還需要 創新的發想 -->不要讓過去自己的"思考框架"和"成功體驗"妨礙到你 *只有邏輯性是不夠的 -->有些案例是無論邏輯性再正確,那種思考和行動也並非最佳 --> 批判性思考 不僅在邏輯上是正確的,同時也會產生令人理解,感動人心,切中要點的最佳發想 ...